岭南名医>岭南名医汇总页

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呼吸!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作者:陈辉 韩文青 发表时间:2017-07-24 18:17
分享到

  医生现场演示“海姆立克” 急救法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韩文青

健康大讲堂现场

呼吸道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通道”,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呼吸的畅通与孩子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近日,羊城晚报的《健康周刊》及其微信公众号《岭南大医馆》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让孩子自由呼吸畅享未来”讲座,三位医学专家分别从呼吸道感染、哮喘,以及呼吸道异物等不同角度,教给家长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呵护好孩子娇嫩的呼吸道。

现场直击

当孩子气道呛入瓜子、花生,发生了窒息该怎么办?专家现场用小婴儿和大童“模特”演示了“海姆立克” 急救法。演示一开始,妈妈、婆婆听众们为了能看得真切都拥到了前台,把专家团团围住。专家讲完后,大家纷纷提问,询问按压的位置和力度。记者注意到现场听众中有不少是阿婆。一位来自天河区的阿婆接受采访时说:“我家里有两个孙子!现在带孩子不比过去,要讲科学,今天真是涨知识!”

PART1

孩子发烧该怎么办?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陈德晖

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到了!广州室内外常常是“冰火两重天”,孩子们在外面玩得一身汗,马上进入冷气十足的室内,很容易感冒发烧。宝宝一发烧,大人们就乱了手脚。陈德晖主任结合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针对门诊中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和最常进入的误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家长们上了一堂课。

误区1:

宝宝一感冒,马上去医院

宝宝的感冒90%是由病毒引起,病毒是有自限性的,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宝宝的感冒5—7天大多数是可以自愈的。她认为,对待宝宝的感冒不用过于紧张。

★哪些情况才需要去医院?

发烧的同时有严重的呕吐,不能进食

发烧时,精神很差、面色改变

发烧时有严重的腹泻,送孩子去医院的同时要及时把大便收集带到医院

<3月龄的小婴儿的发热;

<1岁的孩子,发烧两天以上高热不退的时候;

大孩子发烧超过40℃时,口服退烧药后,带孩子去医院(有些家长怕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其实不会的,只要就诊时告诉医生何时吃的退烧药,当时的体温有多少即可);

使用退热药退热无效或发热超过3天者,应到医院就诊。

误区2:

宝宝发烧是受凉引起,要关窗、多穿衣捂汗

陈德晖说,在门诊她曾看到,广州四五月份的闷热天气,大人都穿短袖了,孩子来看病时却穿着两件毛衣加一个棉背心。以上都是错误的做法。当家中有病人时,开窗通风比以往更为重要。穿衣过多反而不利于散热、降温。

误区3:

孩子一感冒就忌口,仅喂白粥,不喝水就算了

陈德晖说,其实孩子在发烧时,体力也在消耗,需要补充营养的,仍可正常进食,但需进食易消化、清淡食品,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孩子不想吃,宜耐心诱导他去吃上点东西,同时要补充水分。

孩子感冒,特别是发烧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如果宝宝不想喝,家长可以用些小技巧,如煲些他爱喝的汤,把水果榨成果汁让他喝。

误区四:

孩子一发烧不论体温高低就马上吃退热药把温度降下来

发热是体内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御这些外来侵入物,是机体防御功能启动的信号之一;也是孩子的机体免疫系统建立的过程。

★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时,物理降温为主,多喝水!如:退热贴、冰敷、温水澡(畏寒者不能用!)等物理方法降温;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退热药。对于有抽搐史的孩子可在38℃时口服退热药,并可使用抗抽搐药物,减少再发惊厥的机会。

误区五:

孩子退烧后又反复,马上换医生、换医院

因此面对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些病毒高热发烧甚至可能会持续几天,但有自限的过程。在服药、治疗上要求猛、快,吃一两次药没有退烧就换药、多种感冒药与退热药组合服用等方式不可取,只会适得其反。频繁地更换医生、医院,不利于医生掌握病情。

误区六:

怕感冒加重,加点抗生素;今天用头孢,看没效果,马上换其他抗生素;担心抗生素副作用,自行停药减量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医生会严格把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一旦需要应用,则必须足量足疗程的合理使用,禁忌自行添、减药物的剂量或用药时间,否则延误病情,并增加了耐药菌株产生的概率。

PART2

宝宝轻度哮喘发作起来也“要命”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穗

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从1990年的1.09%,到2010年上升到3.02%,这就是说,20年的时间上升了三倍。医生提醒,轻度的哮喘也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并教会孩子哮喘发作时该如何应对。

8岁孩子为何自己去看病?

★有些孩子的哮喘诊断为轻度,家长就不太重视,其实轻度哮喘在发作时也可能致命。黄穗介绍,一项针对32例因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为轻度哮喘患者,因此教会孩子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并知道该如何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黄穗介绍,她曾接诊过一位8岁的孩子自己来看病。这个孩子就有哮喘病史,他的妈妈告诉他一旦出现喘息就要立即到最近的医院去接受雾化治疗。这天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孩子在大笑过后,发觉自己的呼吸不对劲,于是自己立即去了医院。

★黄穗说,这个妈妈做得非常对。哮喘患儿无论病情轻重,最好随身携带急救用吸入剂,如β2受体激动剂等,轻度发作时可立即使用,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在家和幼儿园各准备一份急救药物。

大笑、下雨都能引起哮喘发作

引起哮喘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因此哮喘儿应注意预防感冒。另外过敏原也可能诱发哮喘,黄穗建议,哮喘宝宝最好查找过敏原,特别是过敏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螨虫、霉菌、宠物皮毛、德国小蠊,因此有哮喘儿的家庭尽量不要养宠物,平时注意经常室内环境清洁尤其注意屋尘和被褥。

少为人知的是,情绪的变化,如大笑,或是天气的变化,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宝宝何时可停药

孩子一旦被诊断为哮喘,哪怕是轻度的,也要接受规范、持续性的治疗。很多家长关心什么情况下孩子才可以停药?黄穗解答,一般来说要看两个指标。其一、症状没了,不再咳嗽、哮喘了稳定半年到一年;其二,肺功能基本正常。才可以考虑停药。部分患者年龄比较小肺功能检查有困难,以临床症状控制由医生合理评估的进行诊断性停药观察。

PART3

暑期“小鬼当家”要防气道异物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林育能

暑假又到啦!这是一个意外与快乐并存的两个月。大小孩子终于迎来假期,可以尽情地玩,但同时缺乏家长照顾,意外也频频发生。其中误吸异物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每年我国就有3000名儿童因气道异物而死亡。

1岁多BB最易发生气道异物

林育能介绍,气道异物在各个年龄的儿童都可能发生,最为常见的是1岁到2岁婴幼儿,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磨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健全,吃坚果时不能充分咀嚼;另外他们的喉头保护性反射也还没发育完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好奇,还好动、好哭、好闹,喜欢将物件放口中,还易跌、易惊、易吓,这些都是导致他们更易发生气道异物的原因。

花生瓜子最易进气道

哪些食物、物品会进入宝宝的气道?花生、瓜子、话梅核、玩具零件、笔头、弹簧、虾皮、蟹脚……林育能为读者展示了近年来他所在科室用支气管镜从宝宝气道中取出的异物。他介绍,其中孩子气道异物最常见的就是花生和瓜子,因此作为医生,他建议父母不要给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喂食坚果,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说话边吃饭,或是边走路边吃东西的习惯,也不要追着宝宝喂食,不要给6岁以下儿童玩含有细小部件的玩具,教育学龄儿童避免口含笔头等文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增加气道异物发生的风险。

家长应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异物进入孩子的气道,一般情况下都会表现为呛咳,此时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安抚好孩子,尽量避免哭闹,因为孩子哭闹时可能会导致异物移位,增加窒息甚至死亡的风险。家长可以让孩子张开口,能看到异物则用手清除,看不到则不行,则应及时到有异物取出条件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诊治,医生一般会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当孩子不能说话或呼吸,或脸色或嘴唇发绀,甚至失去知觉,则提示气道内的异物引起了孩子窒息,这时家长应第一时间采用“海姆立克” 急救法。  大孩子发烧超过40℃时,口服退烧药后,带孩子去医院(有些家长怕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其实不会的,只要就诊时告诉医生何时吃的退烧药,当时的体温有多少即可);

使用退热药退热无效或发热超过3天者,应到医院就诊。

误区2:

宝宝发烧是受凉引起,要关窗、多穿衣捂汗

陈德晖说,在门诊她曾看到,广州四五月份的闷热天气,大人都穿短袖了,孩子来看病时却穿着两件毛衣加一个棉背心。以上都是错误的做法。当家中有病人时,开窗通风比以往更为重要。穿衣过多反而不利于散热、降温。

误区3:

孩子一感冒就忌口,仅喂白粥,不喝水就算了

陈德晖说,其实孩子在发烧时,体力也在消耗,需要补充营养的,仍可正常进食,但需进食易消化、清淡食品,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孩子不想吃,宜耐心诱导他去吃上点东西,同时要补充水分。

孩子感冒,特别是发烧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如果宝宝不想喝,家长可以用些小技巧,如煲些他爱喝的汤,把水果榨成果汁让他喝。

误区四:

孩子一发烧不论体温高低就马上吃退热药把温度降下来

发热是体内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御这些外来侵入物,是机体防御功能启动的信号之一;也是孩子的机体免疫系统建立的过程。

★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时,物理降温为主,多喝水!如:退热贴、冰敷、温水澡(畏寒者不能用!)等物理方法降温;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退热药。对于有抽搐史的孩子可在38℃时口服退热药,并可使用抗抽搐药物,减少再发惊厥的机会。

误区五:

孩子退烧后又反复,马上换医生、换医院

因此面对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些病毒高热发烧甚至可能会持续几天,但有自限的过程。在服药、治疗上要求猛、快,吃一两次药没有退烧就换药、多种感冒药与退热药组合服用等方式不可取,只会适得其反。频繁地更换医生、医院,不利于医生掌握病情。

误区六:

怕感冒加重,加点抗生素;今天用头孢,看没效果,马上换其他抗生素;担心抗生素副作用,自行停药减量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医生会严格把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一旦需要应用,则必须足量足疗程的合理使用,禁忌自行添、减药物的剂量或用药时间,否则延误病情,并增加了耐药菌株产生的概率。

PART2

宝宝轻度哮喘发作起来也“要命”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穗

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从1990年的1.09%,到2010年上升到3.02%,这就是说,20年的时间上升了三倍。医生提醒,轻度的哮喘也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并教会孩子哮喘发作时该如何应对。

8岁孩子为何自己去看病?

★有些孩子的哮喘诊断为轻度,家长就不太重视,其实轻度哮喘在发作时也可能致命。黄穗介绍,一项针对32例因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为轻度哮喘患者,因此教会孩子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并知道该如何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黄穗介绍,她曾接诊过一位8岁的孩子自己来看病。这个孩子就有哮喘病史,他的妈妈告诉他一旦出现喘息就要立即到最近的医院去接受雾化治疗。这天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孩子在大笑过后,发觉自己的呼吸不对劲,于是自己立即去了医院。

★黄穗说,这个妈妈做得非常对。哮喘患儿无论病情轻重,最好随身携带急救用吸入剂,如β2受体激动剂等,轻度发作时可立即使用,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在家和幼儿园各准备一份急救药物。

大笑、下雨都能引起哮喘发作

引起哮喘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因此哮喘儿应注意预防感冒。另外过敏原也可能诱发哮喘,黄穗建议,哮喘宝宝最好查找过敏原,特别是过敏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螨虫、霉菌、宠物皮毛、德国小蠊,因此有哮喘儿的家庭尽量不要养宠物,平时注意经常室内环境清洁尤其注意屋尘和被褥。

少为人知的是,情绪的变化,如大笑,或是天气的变化,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宝宝何时可停药

孩子一旦被诊断为哮喘,哪怕是轻度的,也要接受规范、持续性的治疗。很多家长关心什么情况下孩子才可以停药?黄穗解答,一般来说要看两个指标。其一、症状没了,不再咳嗽、哮喘了稳定半年到一年;其二,肺功能基本正常。才可以考虑停药。部分患者年龄比较小肺功能检查有困难,以临床症状控制由医生合理评估的进行诊断性停药观察。

PART3

暑期“小鬼当家”要防气道异物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林育能

暑假又到啦!这是一个意外与快乐并存的两个月。大小孩子终于迎来假期,可以尽情地玩,但同时缺乏家长照顾,意外也频频发生。其中误吸异物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每年我国就有3000名儿童因气道异物而死亡。

1岁多BB最易发生气道异物

林育能介绍,气道异物在各个年龄的儿童都可能发生,最为常见的是1岁到2岁婴幼儿,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磨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健全,吃坚果时不能充分咀嚼;另外他们的喉头保护性反射也还没发育完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好奇,还好动、好哭、好闹,喜欢将物件放口中,还易跌、易惊、易吓,这些都是导致他们更易发生气道异物的原因。

花生瓜子最易进气道

哪些食物、物品会进入宝宝的气道?花生、瓜子、话梅核、玩具零件、笔头、弹簧、虾皮、蟹脚……林育能为读者展示了近年来他所在科室用支气管镜从宝宝气道中取出的异物。他介绍,其中孩子气道异物最常见的就是花生和瓜子,因此作为医生,他建议父母不要给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喂食坚果,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说话边吃饭,或是边走路边吃东西的习惯,也不要追着宝宝喂食,不要给6岁以下儿童玩含有细小部件的玩具,教育学龄儿童避免口含笔头等文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增加气道异物发生的风险。

家长应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异物进入孩子的气道,一般情况下都会表现为呛咳,此时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安抚好孩子,尽量避免哭闹,因为孩子哭闹时可能会导致异物移位,增加窒息甚至死亡的风险。家长可以让孩子张开口,能看到异物则用手清除,看不到则不行,则应及时到有异物取出条件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诊治,医生一般会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当孩子不能说话或呼吸,或脸色或嘴唇发绀,甚至失去知觉,则提示气道内的异物引起了孩子窒息,这时家长应第一时间采用“海姆立克” 急救法。

编辑:汪芳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文以强省,旅读广东】文旅融合不断涌现新载体:粤读书,悦旅游

  • 【文以强省 旅读广东】广东两批70条历史文化游径串珠成链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1-08-13
  • 第29届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今起线上开幕 2021-08-06
  • 近千万元惠民补贴等你来领 广东文旅消费季9月开启 2021-07-20
  • 端午假期首日,广东主要旅游景区未发现人流拥堵现象 2021-06-13
  • 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前4位百亿级文旅项目齐齐“玩海”,可还行? 2021-04-14
  • 一文了解红色旅游市场变迁!赣粤两省党史教育推介会举行 2021-04-08
  • 广州文旅清明成绩亮眼:三天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2021-04-06
  • 广州市自驾游协会正式成立,岳超任首届会长 2021-04-06

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 获《Auto Zeitung》好评

  • 宏光MINI在广州举办潮妆舞会活动 2021-09-14
  • HARRIER中文命名“凌放” 原型车取名源自“鹞” 2021-09-14
  • 虚拟与现实融合 MG ONE举行全真智驾智舱科技发布会 2021-09-10
  • 新能源汽车闭眼买也能放心开!比亚迪发布e平台3.0 2021-09-09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公告 规范新能源汽车检测收费 2021-09-02
  • 广汽埃安将开展混改及引进战投 未来择机上市 2021-08-31
  • 比亚迪海豚上市 四款车型售价9.38万元-12.18万元 2021-08-30
  • 10.3万元-13.3万元 东风日产 启辰大V成都车展预售 2021-08-30

第七届中国环博会来袭!

  • 2021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九月底在深圳开幕 2021-09-13
  • TCL启动超200亿“旭日计划” 推进生态领先助力产业升级 2021-09-10
  • 从效率领先走向生态领先 TCL发布全球生态战略计划 2021-09-10
  • 互联网C2M新秀量品定制代表亮相广州直播电商节 2021-09-10
  • 由玩到造:资深“胶友”荔湾打造“潮玩梦工场” 2021-09-02
  • 对话资深“胶人”:为中国IP造梦工场 2021-09-02
  • 格力电器巨资接盘银隆 以18.28亿元竞得逾30%股权 2021-09-02
  •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共享充电宝太贵或成过去式? 2021-09-01

基本摸清广东革命文物家底!计有不可移动文物1513处,可移动文物4544件(套)

  • 还记山水湘城(值得收藏!) 2021-09-03
  • 青海黄河流域河湟文化首次被立法保护:含戏剧、城址、村寨等 2021-08-31
  • 甘肃庆阳非遗香包蜕变记:千年民俗技艺接轨现代“潮生活” 2021-08-31
  • 民乐版《超级玛丽》逗笑观众 2021-08-31
  • “达夫赏饭”后,鲁迅吟出传世诗篇 2021-08-19
  • 演奏家能被人工智能取代?著名长笛演奏家刘作亮:音乐是有温度的声音,是无法被取代的 2021-07-10
  • 孙中山亲笔信、飞虎队系列展品……广州华侨博物馆开馆 2021-07-09
  • 广东将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开展妆彩涂画整治 2021-07-08

五一觅食攻略:舌尖上的漫游即将开启

  • 【为食猫手记】美味无边界 2021-09-13
  • “美「食」每刻·新加坡”美食节到广州,地道“娘惹菜”等你尝 2021-09-11
  • 【美食】不时不食顺德菜,粗料精做考心思 2021-09-02
  • 【美食】为食猫手记|感动你的是温度 2021-08-09
  • 家乐福“原产地直采”打通全球供应链,秘鲁“森林奶油”直达百姓餐桌 2021-07-30
  • 【美食】芳香蔬菜:清新美味舌尖舞动 2021-06-24
  • 【美食&父爱②】父亲引入门,修行二十年只为一味靓鸡 2021-06-18
  • 【美食&父爱①】关志泉:童年耳濡目染,转几十载找回美食初心 2021-06-17
金羊图库
  • 美到窒息!航天员从太空拍摄绚烂极光
  • 跳水男子10米台:杨健夺冠 练俊杰陈艾森摘银铜
  • 福建仙游三个方舱实验室投入使用
  • 触目惊心!丹麦举行捕猎活动近1500只白边海豚遭屠杀
  • 新疆双河:盘羊聚集
  • 宁夏:秋日震湖美如画 旖旎风光正当时
  • “灿都”逼近浙东海岛 民众安置妥当
  • 法国冰川学者考察比利牛斯山脉最大冰川 30年后或消失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十四运会部分代表团旗手名单公布,广东由汤慕涵担任
2021-09-15 17:33:22
福建南安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2021-09-15 16:04:03
用“滚”回复短信的平山政法委书记,被停职!
2021-09-15 15:54:33
广州地铁21号线神舟路站进水事故调查报告公布:局部强降雨为诱因
2021-09-15 14:49:40
教育部:从严从紧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和秋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
2021-09-15 11:12:45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呼吸!
羊城晚报-金羊网  作者:陈辉 韩文青  2017-07-24
当孩子气道呛入瓜子、花生,发生了窒息该怎么办?专家现场用小婴儿和大童“模特”演示了“海姆立克” 急救法。

  医生现场演示“海姆立克” 急救法

  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韩文青

健康大讲堂现场

呼吸道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通道”,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呼吸的畅通与孩子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近日,羊城晚报的《健康周刊》及其微信公众号《岭南大医馆》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让孩子自由呼吸畅享未来”讲座,三位医学专家分别从呼吸道感染、哮喘,以及呼吸道异物等不同角度,教给家长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呵护好孩子娇嫩的呼吸道。

现场直击

当孩子气道呛入瓜子、花生,发生了窒息该怎么办?专家现场用小婴儿和大童“模特”演示了“海姆立克” 急救法。演示一开始,妈妈、婆婆听众们为了能看得真切都拥到了前台,把专家团团围住。专家讲完后,大家纷纷提问,询问按压的位置和力度。记者注意到现场听众中有不少是阿婆。一位来自天河区的阿婆接受采访时说:“我家里有两个孙子!现在带孩子不比过去,要讲科学,今天真是涨知识!”

PART1

孩子发烧该怎么办?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 陈德晖

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到了!广州室内外常常是“冰火两重天”,孩子们在外面玩得一身汗,马上进入冷气十足的室内,很容易感冒发烧。宝宝一发烧,大人们就乱了手脚。陈德晖主任结合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针对门诊中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和最常进入的误区,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家长们上了一堂课。

误区1:

宝宝一感冒,马上去医院

宝宝的感冒90%是由病毒引起,病毒是有自限性的,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宝宝的感冒5—7天大多数是可以自愈的。她认为,对待宝宝的感冒不用过于紧张。

★哪些情况才需要去医院?

发烧的同时有严重的呕吐,不能进食

发烧时,精神很差、面色改变

发烧时有严重的腹泻,送孩子去医院的同时要及时把大便收集带到医院

<3月龄的小婴儿的发热;

<1岁的孩子,发烧两天以上高热不退的时候;

大孩子发烧超过40℃时,口服退烧药后,带孩子去医院(有些家长怕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其实不会的,只要就诊时告诉医生何时吃的退烧药,当时的体温有多少即可);

使用退热药退热无效或发热超过3天者,应到医院就诊。

误区2:

宝宝发烧是受凉引起,要关窗、多穿衣捂汗

陈德晖说,在门诊她曾看到,广州四五月份的闷热天气,大人都穿短袖了,孩子来看病时却穿着两件毛衣加一个棉背心。以上都是错误的做法。当家中有病人时,开窗通风比以往更为重要。穿衣过多反而不利于散热、降温。

误区3:

孩子一感冒就忌口,仅喂白粥,不喝水就算了

陈德晖说,其实孩子在发烧时,体力也在消耗,需要补充营养的,仍可正常进食,但需进食易消化、清淡食品,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孩子不想吃,宜耐心诱导他去吃上点东西,同时要补充水分。

孩子感冒,特别是发烧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如果宝宝不想喝,家长可以用些小技巧,如煲些他爱喝的汤,把水果榨成果汁让他喝。

误区四:

孩子一发烧不论体温高低就马上吃退热药把温度降下来

发热是体内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御这些外来侵入物,是机体防御功能启动的信号之一;也是孩子的机体免疫系统建立的过程。

★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时,物理降温为主,多喝水!如:退热贴、冰敷、温水澡(畏寒者不能用!)等物理方法降温;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退热药。对于有抽搐史的孩子可在38℃时口服退热药,并可使用抗抽搐药物,减少再发惊厥的机会。

误区五:

孩子退烧后又反复,马上换医生、换医院

因此面对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些病毒高热发烧甚至可能会持续几天,但有自限的过程。在服药、治疗上要求猛、快,吃一两次药没有退烧就换药、多种感冒药与退热药组合服用等方式不可取,只会适得其反。频繁地更换医生、医院,不利于医生掌握病情。

误区六:

怕感冒加重,加点抗生素;今天用头孢,看没效果,马上换其他抗生素;担心抗生素副作用,自行停药减量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医生会严格把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一旦需要应用,则必须足量足疗程的合理使用,禁忌自行添、减药物的剂量或用药时间,否则延误病情,并增加了耐药菌株产生的概率。

PART2

宝宝轻度哮喘发作起来也“要命”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穗

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从1990年的1.09%,到2010年上升到3.02%,这就是说,20年的时间上升了三倍。医生提醒,轻度的哮喘也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并教会孩子哮喘发作时该如何应对。

8岁孩子为何自己去看病?

★有些孩子的哮喘诊断为轻度,家长就不太重视,其实轻度哮喘在发作时也可能致命。黄穗介绍,一项针对32例因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为轻度哮喘患者,因此教会孩子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并知道该如何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黄穗介绍,她曾接诊过一位8岁的孩子自己来看病。这个孩子就有哮喘病史,他的妈妈告诉他一旦出现喘息就要立即到最近的医院去接受雾化治疗。这天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孩子在大笑过后,发觉自己的呼吸不对劲,于是自己立即去了医院。

★黄穗说,这个妈妈做得非常对。哮喘患儿无论病情轻重,最好随身携带急救用吸入剂,如β2受体激动剂等,轻度发作时可立即使用,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在家和幼儿园各准备一份急救药物。

大笑、下雨都能引起哮喘发作

引起哮喘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因此哮喘儿应注意预防感冒。另外过敏原也可能诱发哮喘,黄穗建议,哮喘宝宝最好查找过敏原,特别是过敏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螨虫、霉菌、宠物皮毛、德国小蠊,因此有哮喘儿的家庭尽量不要养宠物,平时注意经常室内环境清洁尤其注意屋尘和被褥。

少为人知的是,情绪的变化,如大笑,或是天气的变化,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宝宝何时可停药

孩子一旦被诊断为哮喘,哪怕是轻度的,也要接受规范、持续性的治疗。很多家长关心什么情况下孩子才可以停药?黄穗解答,一般来说要看两个指标。其一、症状没了,不再咳嗽、哮喘了稳定半年到一年;其二,肺功能基本正常。才可以考虑停药。部分患者年龄比较小肺功能检查有困难,以临床症状控制由医生合理评估的进行诊断性停药观察。

PART3

暑期“小鬼当家”要防气道异物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林育能

暑假又到啦!这是一个意外与快乐并存的两个月。大小孩子终于迎来假期,可以尽情地玩,但同时缺乏家长照顾,意外也频频发生。其中误吸异物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每年我国就有3000名儿童因气道异物而死亡。

1岁多BB最易发生气道异物

林育能介绍,气道异物在各个年龄的儿童都可能发生,最为常见的是1岁到2岁婴幼儿,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磨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健全,吃坚果时不能充分咀嚼;另外他们的喉头保护性反射也还没发育完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好奇,还好动、好哭、好闹,喜欢将物件放口中,还易跌、易惊、易吓,这些都是导致他们更易发生气道异物的原因。

花生瓜子最易进气道

哪些食物、物品会进入宝宝的气道?花生、瓜子、话梅核、玩具零件、笔头、弹簧、虾皮、蟹脚……林育能为读者展示了近年来他所在科室用支气管镜从宝宝气道中取出的异物。他介绍,其中孩子气道异物最常见的就是花生和瓜子,因此作为医生,他建议父母不要给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喂食坚果,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说话边吃饭,或是边走路边吃东西的习惯,也不要追着宝宝喂食,不要给6岁以下儿童玩含有细小部件的玩具,教育学龄儿童避免口含笔头等文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增加气道异物发生的风险。

家长应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异物进入孩子的气道,一般情况下都会表现为呛咳,此时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安抚好孩子,尽量避免哭闹,因为孩子哭闹时可能会导致异物移位,增加窒息甚至死亡的风险。家长可以让孩子张开口,能看到异物则用手清除,看不到则不行,则应及时到有异物取出条件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诊治,医生一般会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当孩子不能说话或呼吸,或脸色或嘴唇发绀,甚至失去知觉,则提示气道内的异物引起了孩子窒息,这时家长应第一时间采用“海姆立克” 急救法。  大孩子发烧超过40℃时,口服退烧药后,带孩子去医院(有些家长怕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其实不会的,只要就诊时告诉医生何时吃的退烧药,当时的体温有多少即可);

使用退热药退热无效或发热超过3天者,应到医院就诊。

误区2:

宝宝发烧是受凉引起,要关窗、多穿衣捂汗

陈德晖说,在门诊她曾看到,广州四五月份的闷热天气,大人都穿短袖了,孩子来看病时却穿着两件毛衣加一个棉背心。以上都是错误的做法。当家中有病人时,开窗通风比以往更为重要。穿衣过多反而不利于散热、降温。

误区3:

孩子一感冒就忌口,仅喂白粥,不喝水就算了

陈德晖说,其实孩子在发烧时,体力也在消耗,需要补充营养的,仍可正常进食,但需进食易消化、清淡食品,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孩子不想吃,宜耐心诱导他去吃上点东西,同时要补充水分。

孩子感冒,特别是发烧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如果宝宝不想喝,家长可以用些小技巧,如煲些他爱喝的汤,把水果榨成果汁让他喝。

误区四:

孩子一发烧不论体温高低就马上吃退热药把温度降下来

发热是体内一种保护性的本能反应,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会启动一系列防御机制来抵御这些外来侵入物,是机体防御功能启动的信号之一;也是孩子的机体免疫系统建立的过程。

★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时,物理降温为主,多喝水!如:退热贴、冰敷、温水澡(畏寒者不能用!)等物理方法降温;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退热药。对于有抽搐史的孩子可在38℃时口服退热药,并可使用抗抽搐药物,减少再发惊厥的机会。

误区五:

孩子退烧后又反复,马上换医生、换医院

因此面对孩子感冒、发烧,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有些病毒高热发烧甚至可能会持续几天,但有自限的过程。在服药、治疗上要求猛、快,吃一两次药没有退烧就换药、多种感冒药与退热药组合服用等方式不可取,只会适得其反。频繁地更换医生、医院,不利于医生掌握病情。

误区六:

怕感冒加重,加点抗生素;今天用头孢,看没效果,马上换其他抗生素;担心抗生素副作用,自行停药减量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医生会严格把控抗生素的应用指征,一旦需要应用,则必须足量足疗程的合理使用,禁忌自行添、减药物的剂量或用药时间,否则延误病情,并增加了耐药菌株产生的概率。

PART2

宝宝轻度哮喘发作起来也“要命”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黄穗

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从1990年的1.09%,到2010年上升到3.02%,这就是说,20年的时间上升了三倍。医生提醒,轻度的哮喘也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并教会孩子哮喘发作时该如何应对。

8岁孩子为何自己去看病?

★有些孩子的哮喘诊断为轻度,家长就不太重视,其实轻度哮喘在发作时也可能致命。黄穗介绍,一项针对32例因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的研究中,发现其中有三分之一为轻度哮喘患者,因此教会孩子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并知道该如何应对是非常必要的。

黄穗介绍,她曾接诊过一位8岁的孩子自己来看病。这个孩子就有哮喘病史,他的妈妈告诉他一旦出现喘息就要立即到最近的医院去接受雾化治疗。这天上课时,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笑话,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个孩子在大笑过后,发觉自己的呼吸不对劲,于是自己立即去了医院。

★黄穗说,这个妈妈做得非常对。哮喘患儿无论病情轻重,最好随身携带急救用吸入剂,如β2受体激动剂等,轻度发作时可立即使用,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在家和幼儿园各准备一份急救药物。

大笑、下雨都能引起哮喘发作

引起哮喘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因此哮喘儿应注意预防感冒。另外过敏原也可能诱发哮喘,黄穗建议,哮喘宝宝最好查找过敏原,特别是过敏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尽量远离。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螨虫、霉菌、宠物皮毛、德国小蠊,因此有哮喘儿的家庭尽量不要养宠物,平时注意经常室内环境清洁尤其注意屋尘和被褥。

少为人知的是,情绪的变化,如大笑,或是天气的变化,也可能诱发哮喘发作。

哮喘宝宝何时可停药

孩子一旦被诊断为哮喘,哪怕是轻度的,也要接受规范、持续性的治疗。很多家长关心什么情况下孩子才可以停药?黄穗解答,一般来说要看两个指标。其一、症状没了,不再咳嗽、哮喘了稳定半年到一年;其二,肺功能基本正常。才可以考虑停药。部分患者年龄比较小肺功能检查有困难,以临床症状控制由医生合理评估的进行诊断性停药观察。

PART3

暑期“小鬼当家”要防气道异物

主讲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林育能

暑假又到啦!这是一个意外与快乐并存的两个月。大小孩子终于迎来假期,可以尽情地玩,但同时缺乏家长照顾,意外也频频发生。其中误吸异物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每年我国就有3000名儿童因气道异物而死亡。

1岁多BB最易发生气道异物

林育能介绍,气道异物在各个年龄的儿童都可能发生,最为常见的是1岁到2岁婴幼儿,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磨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健全,吃坚果时不能充分咀嚼;另外他们的喉头保护性反射也还没发育完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好奇,还好动、好哭、好闹,喜欢将物件放口中,还易跌、易惊、易吓,这些都是导致他们更易发生气道异物的原因。

花生瓜子最易进气道

哪些食物、物品会进入宝宝的气道?花生、瓜子、话梅核、玩具零件、笔头、弹簧、虾皮、蟹脚……林育能为读者展示了近年来他所在科室用支气管镜从宝宝气道中取出的异物。他介绍,其中孩子气道异物最常见的就是花生和瓜子,因此作为医生,他建议父母不要给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喂食坚果,不要让孩子养成边说话边吃饭,或是边走路边吃东西的习惯,也不要追着宝宝喂食,不要给6岁以下儿童玩含有细小部件的玩具,教育学龄儿童避免口含笔头等文具,这些行为都会大大增加气道异物发生的风险。

家长应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当异物进入孩子的气道,一般情况下都会表现为呛咳,此时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安抚好孩子,尽量避免哭闹,因为孩子哭闹时可能会导致异物移位,增加窒息甚至死亡的风险。家长可以让孩子张开口,能看到异物则用手清除,看不到则不行,则应及时到有异物取出条件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诊治,医生一般会用支气管镜取出异物。

当孩子不能说话或呼吸,或脸色或嘴唇发绀,甚至失去知觉,则提示气道内的异物引起了孩子窒息,这时家长应第一时间采用“海姆立克” 急救法。

编辑:汪芳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22:34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23:45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通电话
23:45
广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外地游客成消费主流
08:13
广东高速昨现5公里“长龙” 广惠高速4车相撞致2死6伤
08:13
“五一”假期全国2.3亿人次出游 超疫前同期水平
08:13
应急管理部:“五一”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08:13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08:53
5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08:52
暴雨袭粤致5.2万用户停电 昨日16时已修复通电
08: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