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湿气”扰皮肤 专家教您祛湿一步见效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华 张倩茵 发表时间:2020-03-27 10:47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倩茵

现代人饮食不节制,过饥过饱,四肢不勤缺乏运动或思虑过度等,都容易损伤脾胃功能。脾胃受损,导致身体的运化功能下降,体内“毒素”无法完全排出清除,湿浊于是应运而生。加上冬天刚过去,在初春体内冬天的寒气未除,让困住的“湿气”更容易引起很多皮肤问题。

image001.png

春天湿气重,容易引起皮肤问题

广州番禺区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邓诗清认为,湿气是比较常见的致病因素。它常发于表皮,身体状况的变化容易通过皮肤表现出来。湿气上蒸头面,容易出现头面油多、头面部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湿浊浸淫皮肤,可能出现湿疹、体癣、手足癣等;湿浊下注,则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等疾病;湿浊郁久成痰,还可能出现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等。

因此,内调脾胃、祛除湿浊,从而祛疹养肤,就显得尤为重要。

image002.png

茯苓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邓诗清副主任医师特别推荐健脾益气、清热利湿的“祛湿除疹膏”。膏方以二陈汤加越鞠丸为主方,治疹先祛湿,健脾祛湿可以消除皮疹。所以这个膏方就是健脾以化湿,脾气健运、水湿就不容易留存,适用于脾虚湿蕴体质人群。

【膏方组成】

茯苓、鸡内金、栀子、黄芩(片)、三七片、麸炒苍术、赤小豆、蒸陈皮、白芍、干姜、麸炒枳壳、山萸肉、姜半夏、麸炒薏苡仁、熟地黄、厚朴、北柴胡、大枣(黑枣)、炒白扁豆、海螵蛸、莱菔子、山药、黄明胶、党参(片)、墨旱莲、佩兰、紫苏梗、茵陈、五指毛挑、泽泻、大腹皮、浮萍、女贞子、丹参、黄芪、麸炒白术、连翘、郁金、炙甘草、路路通、车前子、炒麦芽、佛手、阿胶珠。

【膏方内涵】

党参、黄芪、五指毛桃、麸炒白术、麸炒苍术、干姜、大枣、山药可益气健脾。茯苓、麸炒薏苡仁、炒白扁豆能健脾利湿。北柴胡、蒸陈皮、麸炒枳壳、厚朴、大腹皮、紫苏梗、郁金、佛手可疏调气机、理气和胃。

栀子、黄芩、赤小豆、连翘、姜半夏、佩兰、泽泻、茵陈、车前子、路路通有清热利湿的功效;莱菔子、鸡内金、炒麦芽健脾消食化积;三七、丹参活血通络。

全方合用共奏益气运脾、清热祛湿之功效,以达到调养脾胃,除湿祛疹的目的。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