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楠
视频/羊城晚报金羊网“岭南名医”工作室
“医生,我现在有必要跑到省会城市的大医院看病吗?”“万一接受了免疫治疗,出现了咳嗽、发烧症状怎么办?”在现在这种特殊时期,不少四处求医的癌症患者心中都存有许多疑惑。
别着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一区主任周承志为您答疑解惑。
省会城市就医效果更好?专家:特殊期间建议患者就近诊疗
“在疫情期间,特别是针对疫区患者,我们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从安全和全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先将患者的病情控制住为疫情后标准治疗创造时机。这就要求结合肿瘤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疫情期间所冒的风险等多从因素,做一个综合的判断。”对于疫情期间肿瘤治疗的总体原则,周承志主任如是说。
不少肺癌患者在求医时,一般都会选择去一些大城市的知名医院去就诊。而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周承志主任建议患者,如果不是非常紧急和必要的情况,建议选择就近诊疗。
“现在国内大部分肿瘤药物的可及性还是不错的,一些就近的大型三甲医院基本都能拿到,患者就不需要长途跋涉跑到省会或者全国的知名医院,避免增加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周承志主任表示。如果就近医疗条件不是特别好,周承志主任建议患者先参与线上医疗,征询主管医生或者专家意见之后,再决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
抗肿瘤药物使用策略,有何新变化?
晚期肺癌治疗的药物主要分为四大类: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这四类药物使用的方便性、不良反应都不一样,因此,疫情之下,周承志主任对几种药物的使用也有不同的建议: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静脉的药物必须去医院注射,而口服的药物在家进行就可以了。
靶向治疗:针对性非常强,不良反应又小,使用也很方便。所以在家口服即可,基本上不用外出。
化疗、免疫治疗:化疗或免疫疗程的正常疗程基本是三周一个疗程。在疫情期间,由于需要静脉输注,患者外出路途中可能就会面临感染增加的风险。这时患者应该先咨询自己的主管医生,通过线上会诊,再决定是否现在一定需要做化疗和免疫治疗。如果不是非常必要,疫情期间可以暂缓或推迟。
·肿瘤患者更易感 肺癌治疗应先看身体状态
“肿瘤患者确实是一个易感人群,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导致他更容易‘中招’。”周承志主任告诉记者。
若是有明确接触史的患者,对于大多数晚期肺癌患者而言,如果病情稳定,我们的建议最好先暂停抗肿瘤治疗两周以上时间,在排除感染之后,再考虑去接受正规的抗肿瘤治疗。
如果确诊合并轻型或者非重症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一般建议靶向治疗可以继续、但免疫治疗和化疗就必须果断停掉;如果是重症患者,所有抗肿瘤的治疗都应该暂时停下来。
新冠肺炎康复出院后,处于居家隔离的患者,需不需要接受免疫治疗或化疗呢?周承志主任表示,最好是在康复之后四周(即28天以后),再去接受免疫治疗和化疗会更好。靶向治疗一般在康复两周后,就可以恢复了。
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发热,该怎么办?
“免疫治疗出现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的概率大约为化疗的1/3,但仍然可能存在着一些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心肌炎等。其中、免疫性肺炎与新冠肺炎在症状、影像学、临床检测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周承志主任告诉记者,“如果不是非常必须的情况,可以把免疫治疗稍微推迟。若一定要做,患者就要做好严格的自我保护措施,到正规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去做。”
如果免疫治疗的肺癌患者出现发热,该怎么办?周承志主任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看是否有流行病史(接触史)。当有明确接触史的病人出现相应的症状时就要非常警惕,因此,患者一定要将接触史告诉你的医生,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其次,是否有明确的用药史。如果没有明确的接触史,而有明确的用药史(如化疗后白细胞低导致的感染性肺炎),就可以通过症状来初步鉴别。化疗后,患者的白细胞会低得很厉害;新冠肺炎患者往往是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免疫治疗后,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基本正常,一般不会降低。
第三,核酸检测是否为阳性。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最主要的诊断标准。如果是新冠肺炎患者,诊断结果呈现阳性;但是没有接触史、没得新冠肺炎的患者,不管是免疫治疗、还是化疗引起的肺炎,诊断结果都呈现阴性。
Tips:当下,肺癌患者住院应注意这些事
“疫情期间,我们的原则是在患者入院之前,通常建议在门诊做个筛查,如做血常规、核酸和CT等检查,以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性。此外,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疫区接触史等。” 周承志主任表示,“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患者,如发烧非常严重的或是可疑合并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医院都会把这些患者单独隔离,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周承志主任表示,只有通过门诊的严格筛查措施,才能确保所有的住院患者安全,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此外,他还提醒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有患者都必须要佩戴口罩,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保护,体现了一份社会责任感!
·本期特邀专家:周承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一区主任、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