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医>岭南名医汇总页

疫情期间,一日三餐怎么搭配更健康?食材选择5个要点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余燕红 发表时间:2021-06-15 09:56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慧

图/视觉中国

近期广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区域封闭管理,不少居民居家隔离、居家办公,大多数市民也选择了在家做饭。疫情防控阶段,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营养膳食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搭配,不仅可以改善个人营养情况,还能增强抵抗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曾青山为大家带来一日三餐搭配的科学建议。

疫情期间,食材选择遵循五要点

近期,许多居家隔离、居家办公的市民会在家里“囤粮”,但其实新鲜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家里食材购买较多的情况下,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耐放的先吃,如叶菜、鱼类、海鲜等,瓜菜禽畜肉类后吃。

2.肉类要按家庭需要切小块,分别包装急冻存储,如鸡开边、肉切小块等。

3.区分购买时间,先买先吃。

4.奶制品不仅要看保质期,还要看储存条件,当心一些奶制品买回家,还没到保质期就提前变质了。尤其是保质期只有3天-7天的巴氏奶及市场上大部分酸奶,都是保质期21天且需要冷藏的。

5.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柜,食物储备一定要有节制。

三餐食量有讲究,记住3:4:3原则

对于大多数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按照生活习惯,一日吃三餐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

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小时也是可以的,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即可。

“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曾青山表示:“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3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90克,中午吃120克比较合适。”

三餐品质有搭配:早营养、午全面、晚清淡

营养早餐

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牛肉、鸡肉或水果,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丰盛午餐

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工作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汤水。

清淡晚餐

晚餐宜清淡,选择脂肪少、易消化、少盐的食物,同时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

晚餐最好选择:适当选择杂粮饭或面条、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新鲜蔬菜、瘦肉、鱼虾等。偶尔在进餐的同时可饮用一小杯红酒。

进食顺序有讲究,体重、血糖双控制

曾青山建议,一日三餐的进餐时间最好能在这个时间段内:

上午:7:00-8:00早餐;10:00加餐(水果、牛奶)

中午:12:00-1:00午餐;15:00-16:00加餐(坚果、小点心)

晚上:18:00-19:00晚餐;尽量不加餐,23:00前睡觉

同时,进食顺序也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体重问题,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波动也非常重要,建议按照“饭前半小时喝汤——菜——肉——饭”顺序进食。

研究表明:若长期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水平。

曾青山还提醒,一日三餐还要注意食物搭配与营养均衡,包括粗与细、干与稀、荤与素、冷与热等均衡。尤其是喝了较多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要搭配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或者鸡蛋,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

编辑: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广东入选其三

  • 端午假期首日,广东主要旅游景区未发现人流拥堵现象 2021-06-13
  • 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前4位百亿级文旅项目齐齐“玩海”,可还行? 2021-04-14
  • 一文了解红色旅游市场变迁!赣粤两省党史教育推介会举行 2021-04-08
  • 广州文旅清明成绩亮眼:三天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2021-04-06
  • 广州市自驾游协会正式成立,岳超任首届会长 2021-04-06
  • 广州公共文化空间蝶变更美“市民客厅” 2021-03-24
  • 【春游记·文化游】这个清明节,不妨来场文化之旅! 2021-03-22
  • 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新出彩 广州文旅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1-03-03

品牌高端化显成效 比亚迪单车均价破10万

  • 入选全国高考题的“企业甲”现身 给出“参考答案” 2021-06-11
  • 董又霖加入MG潮改组织 2021-06-11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五月份销量同比增长近200% 2021-06-11
  • 车主故事:比亚迪“汉”如何打动舞蹈女教授的? 2021-06-10
  • 5月保值率出炉 荣威ei6、MG6 PHEV榜上有名 2021-06-10
  • 荣威iMAX8获中保研碰撞测试获G(优秀)评级认证 2021-06-10
  • 15-20万元预算 有哪些超值新能源车可选? 2021-06-10
  • 比亚迪首批唐EV发运挪威 售价59.99万克朗 2021-06-09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 2021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即将开启:部分商品低至3折 2021-06-03
  • 观远数据CEO苏春园:数据的颗粒度革命正在加速到来 2021-06-03
  • 权威认证背后:一群腾讯“安全侠”的“信任”江湖 2021-05-31
  • 历时近两年,易信8.0版本有哪些升级和变化? 2021-05-24
  • “爱在佳能”主题打印体验周活动在粤启动 2021-05-24
  • 荣耀Play5T亮相:22.5W快充+5000mAh电池,售价1199元 2021-05-19
  • 2021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于6月9日举行 2021-05-19
  • 瞄准青年人群,酷开推出巨幕电视Max 86 2021-05-19

文艺战疫|7幅漫画话你知: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后果很严重!

  • 行花街、沙河粉、湛江木偶戏……广东18项非遗晋升“国家级” 2021-06-13
  • 想写这样一首长诗 2021-05-20
  • 180年前,英军就从这里进犯广州——沥滘水道、珠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2021-05-18
  • 【珍贵影像】岭南文史 | 杨奇:一位穿梭粤港冒险犯难的传奇报人 2021-05-10
  • 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你了解多少? 2021-05-08
  • 10块钱的牛排能吃吗? 2021-05-08
  • 一周艺文 |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公布,新书新展新榜单请查收 2021-04-18
  • “应给他相当的评价”:黄般若后人捐赠作品入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2021-04-16

五一觅食攻略:舌尖上的漫游即将开启

  • 为食猫手记|记取最美好的味道 2021-06-12
  • 客家地道美食,法餐方式登场 2021-05-27
  • 【母爱&美食⑧】忠于初心,致敬伟大母亲 2021-05-09
  • 【母爱&美食③】85后厨二代接棒家族生意,代代传承妈妈味道 2021-05-06
  • 【母爱&美食②】延续奶奶的手法,提升家常菜式仪式感 2021-05-05
  • 【母爱&美食①】幼时奠定美食基础,推荐妈祖面线让妈妈品尝 2021-05-05
  • 黑 2021-03-27
  • 【美食】“2021黑珍珠榜单”发布,广州钻级餐厅探觅攻略来了! 2021-03-27
金羊图库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美到爆!云南大理苍山惊现“棉被云”
  • 实地探访安徽高考评卷现场
  • 含苞待放 并蒂莲现身南京玄武湖
  • 打破停火协议!以色列再度对加沙发动空袭
  • 复仇叙利亚!国足3:1晋级世预赛12强赛 武磊一传一射
  • 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海西草原羊马成群
  • 喜迎端午 全国各地民众花式过节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喜事简办渐成广东“新时尚”
2021-06-17 10:26:24
16日广东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均为广州报告
2021-06-17 09:08:41
漏掉关键信息,病毒很可能传播得更广泛
2021-06-17 06:35:05
想要捐赠抗疫物资 请找“益企撑广州”
2021-06-17 06:35:04
杨匏安:与李大钊齐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
2021-06-17 06:21:49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疫情期间,一日三餐怎么搭配更健康?食材选择5个要点
金羊网  作者:余燕红  2021-06-15
疫情防控阶段,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营养膳食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搭配,不仅可以改善个人营养情况,还能增强抵抗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王慧

图/视觉中国

近期广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区域封闭管理,不少居民居家隔离、居家办公,大多数市民也选择了在家做饭。疫情防控阶段,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营养膳食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搭配,不仅可以改善个人营养情况,还能增强抵抗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曾青山为大家带来一日三餐搭配的科学建议。

疫情期间,食材选择遵循五要点

近期,许多居家隔离、居家办公的市民会在家里“囤粮”,但其实新鲜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家里食材购买较多的情况下,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不耐放的先吃,如叶菜、鱼类、海鲜等,瓜菜禽畜肉类后吃。

2.肉类要按家庭需要切小块,分别包装急冻存储,如鸡开边、肉切小块等。

3.区分购买时间,先买先吃。

4.奶制品不仅要看保质期,还要看储存条件,当心一些奶制品买回家,还没到保质期就提前变质了。尤其是保质期只有3天-7天的巴氏奶及市场上大部分酸奶,都是保质期21天且需要冷藏的。

5.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柜,食物储备一定要有节制。

三餐食量有讲究,记住3:4:3原则

对于大多数人,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按照生活习惯,一日吃三餐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

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两餐的间隔以4-5小时比较合适;如果是5-6小时也是可以的,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即可。

“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曾青山表示:“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3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90克,中午吃120克比较合适。”

三餐品质有搭配:早营养、午全面、晚清淡

营养早餐

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牛肉、鸡肉或水果,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丰盛午餐

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工作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汤水。

清淡晚餐

晚餐宜清淡,选择脂肪少、易消化、少盐的食物,同时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

晚餐最好选择:适当选择杂粮饭或面条、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新鲜蔬菜、瘦肉、鱼虾等。偶尔在进餐的同时可饮用一小杯红酒。

进食顺序有讲究,体重、血糖双控制

曾青山建议,一日三餐的进餐时间最好能在这个时间段内:

上午:7:00-8:00早餐;10:00加餐(水果、牛奶)

中午:12:00-1:00午餐;15:00-16:00加餐(坚果、小点心)

晚上:18:00-19:00晚餐;尽量不加餐,23:00前睡觉

同时,进食顺序也很重要,不仅关系到体重问题,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波动也非常重要,建议按照“饭前半小时喝汤——菜——肉——饭”顺序进食。

研究表明:若长期按照先吃蔬菜再吃荤菜最后吃主食的顺序进餐,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水平。

曾青山还提醒,一日三餐还要注意食物搭配与营养均衡,包括粗与细、干与稀、荤与素、冷与热等均衡。尤其是喝了较多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要搭配水果、蔬菜、肉类、豆制品或者鸡蛋,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22:34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23:45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通电话
23:45
广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外地游客成消费主流
08:13
广东高速昨现5公里“长龙” 广惠高速4车相撞致2死6伤
08:13
“五一”假期全国2.3亿人次出游 超疫前同期水平
08:13
应急管理部:“五一”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08:13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08:53
5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08:52
暴雨袭粤致5.2万用户停电 昨日16时已修复通电
08: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