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图/视觉中国
在6月13日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丹麦国脚埃里克森在没有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晕厥,随后医生迅速进场为他进行了治疗。经过抢救,埃里克森幸运地恢复了意识,并被火速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煜阳表示,从现场的情况看,埃里克森这次晕厥很大可能是发生了心脏性猝死(SCD)。
什么是猝死和心脏性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如此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
据悉,按病因猝死又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前者占据猝死比例的75%,其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SCD的总人数约为54.4万/年。其中,有八成以上的人SCD都是发生在医院外。尽管急救系统和流程日趋完善,但由于SCD发生凶险,大部分的人仍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救治,加上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仍有待提高,国内医院外SCD复苏成功率仅有1%。
心脏性猝死在年轻人中也越来越常见
哪些人容易患上SCD?
以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SCD的高危人群。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陈煜阳指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比如饮食不规律、不平衡,睡眠严重不足等。
其次,中青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直处于快节奏的状态,无暇顾及健康,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有些人疲于应酬,造成肥胖和体重超标,一不小心就患上“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但又缺乏健康管理,为SCD的发生埋下隐患。
第三,中青年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状态,往往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
如何远离SCD?
SCD预防重于治疗,学会四招能远离SCD。
第一招:减少SCD的诱因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家族中有猝死患者时,一定要进行心脏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陈煜阳建议,35岁以上的中青年每年可进行健康体检,筛查SC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改变等。
对中青年人群而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纤维的杂粮,不宜吃太多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同时控制糖、盐摄入量。
第二招:重视SCD相关症状
大约一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疲劳感,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心前区憋闷、压榨性疼痛或紧缩感,不明原因的喘气,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大汗淋漓等。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拨打120,避免病情延误。
第三招:学会SCD急救
SCD一旦发生,几乎不可能自主逆转,在心脏骤停的4-6分钟是救助的黄金时间,应尽快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
正确的做法是:
1.不要移动和摇晃病人,立即让病人仰卧于硬地面上,同时请身边人拨打120;
2.在最短时间内触摸病人颈动脉,判断病人是否停止了心跳,如果没有心跳,应当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进行胸外按压;
4.人工呼吸:当进行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时一手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再往患者口腔内吹气,最后松开口鼻,让患者胸廓自动弹回;
5.持续CPR:反复操作直至患者心跳呼吸恢复,若不恢复应每完成五组以30:2为比例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再判断患者是否心跳呼吸恢复,直至医疗专业人员到来;
6.如有条件及时进行自主电除颤(AED)后实施CPR。
第四招:SCD的病因治疗
由于大部分的SCD都与冠心病有关,一旦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尽早开通堵塞血管,这是降低SCD最重要的措施。目前各大胸痛中心均首选经皮导管介入(PCI,俗称“放支架”),另外,若来不及转运至有资质的PCI中心,可充分评估后予药物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