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医>岭南名医汇总页

学会四招,远离心脏性猝死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华 发表时间:2021-06-17 10:49
分享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图/视觉中国

在6月13日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丹麦国脚埃里克森在没有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晕厥,随后医生迅速进场为他进行了治疗。经过抢救,埃里克森幸运地恢复了意识,并被火速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煜阳表示,从现场的情况看,埃里克森这次晕厥很大可能是发生了心脏性猝死(SCD)。

什么是猝死和心脏性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如此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

据悉,按病因猝死又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前者占据猝死比例的75%,其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SCD的总人数约为54.4万/年。其中,有八成以上的人SCD都是发生在医院外。尽管急救系统和流程日趋完善,但由于SCD发生凶险,大部分的人仍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救治,加上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仍有待提高,国内医院外SCD复苏成功率仅有1%。

心脏性猝死在年轻人中也越来越常见

哪些人容易患上SCD?

以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SCD的高危人群。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陈煜阳指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比如饮食不规律、不平衡,睡眠严重不足等。

其次,中青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直处于快节奏的状态,无暇顾及健康,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有些人疲于应酬,造成肥胖和体重超标,一不小心就患上“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但又缺乏健康管理,为SCD的发生埋下隐患。

第三,中青年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状态,往往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

如何远离SCD?

SCD预防重于治疗,学会四招能远离SCD。

第一招:减少SCD的诱因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家族中有猝死患者时,一定要进行心脏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陈煜阳建议,35岁以上的中青年每年可进行健康体检,筛查SC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改变等。

对中青年人群而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纤维的杂粮,不宜吃太多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同时控制糖、盐摄入量。

第二招:重视SCD相关症状

大约一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疲劳感,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心前区憋闷、压榨性疼痛或紧缩感,不明原因的喘气,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大汗淋漓等。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拨打120,避免病情延误。

第三招:学会SCD急救

SCD一旦发生,几乎不可能自主逆转,在心脏骤停的4-6分钟是救助的黄金时间,应尽快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

正确的做法是:

1.不要移动和摇晃病人,立即让病人仰卧于硬地面上,同时请身边人拨打120;

2.在最短时间内触摸病人颈动脉,判断病人是否停止了心跳,如果没有心跳,应当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进行胸外按压;

4.人工呼吸:当进行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时一手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再往患者口腔内吹气,最后松开口鼻,让患者胸廓自动弹回;

5.持续CPR:反复操作直至患者心跳呼吸恢复,若不恢复应每完成五组以30:2为比例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再判断患者是否心跳呼吸恢复,直至医疗专业人员到来;

6.如有条件及时进行自主电除颤(AED)后实施CPR。

第四招:SCD的病因治疗

由于大部分的SCD都与冠心病有关,一旦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尽早开通堵塞血管,这是降低SCD最重要的措施。目前各大胸痛中心均首选经皮导管介入(PCI,俗称“放支架”),另外,若来不及转运至有资质的PCI中心,可充分评估后予药物溶栓治疗。

编辑:
  • 旅游
  • 汽车
  • 科技
  • 文化
  • 美食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广东入选其三

  • 端午假期首日,广东主要旅游景区未发现人流拥堵现象 2021-06-13
  • 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公布:前4位百亿级文旅项目齐齐“玩海”,可还行? 2021-04-14
  • 一文了解红色旅游市场变迁!赣粤两省党史教育推介会举行 2021-04-08
  • 广州文旅清明成绩亮眼:三天共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 2021-04-06
  • 广州市自驾游协会正式成立,岳超任首届会长 2021-04-06
  • 广州公共文化空间蝶变更美“市民客厅” 2021-03-24
  • 【春游记·文化游】这个清明节,不妨来场文化之旅! 2021-03-22
  • 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新出彩 广州文旅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2021-03-03

第四代飞度(ALL NEW FIT)5月销量8,045辆

  • 丰田全新MPV SIENNA正式导入广汽丰田国产 2021-06-21
  • 广汽传祺影豹全球预售开启 9.88万元-12.88万元 2021-06-19
  • 239,888元-335,888元 汽大众ID.6 X上市 2021-06-18
  • 全新荣威RX5 PLUS龚俊限定版首个100台售罄 2021-06-18
  • “六项全优”!宋PLUS C-IASI碰撞测试解读 2021-06-17
  • 东风日产的激荡18年:心向未来,“赶考”新时代 2021-06-17
  • 入选全国高考题的“企业甲”现身 给出“参考答案” 2021-06-11
  • 董又霖加入MG潮改组织 2021-06-11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 2021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即将开启:部分商品低至3折 2021-06-03
  • 观远数据CEO苏春园:数据的颗粒度革命正在加速到来 2021-06-03
  • 权威认证背后:一群腾讯“安全侠”的“信任”江湖 2021-05-31
  • 历时近两年,易信8.0版本有哪些升级和变化? 2021-05-24
  • “爱在佳能”主题打印体验周活动在粤启动 2021-05-24
  • 荣耀Play5T亮相:22.5W快充+5000mAh电池,售价1199元 2021-05-19
  • 2021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将于6月9日举行 2021-05-19
  • 瞄准青年人群,酷开推出巨幕电视Max 86 2021-05-19

文艺战疫|7幅漫画话你知: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后果很严重!

  • 行花街、沙河粉、湛江木偶戏……广东18项非遗晋升“国家级” 2021-06-13
  • 想写这样一首长诗 2021-05-20
  • 180年前,英军就从这里进犯广州——沥滘水道、珠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2021-05-18
  • 【珍贵影像】岭南文史 | 杨奇:一位穿梭粤港冒险犯难的传奇报人 2021-05-10
  • 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你了解多少? 2021-05-08
  • 10块钱的牛排能吃吗? 2021-05-08
  • 一周艺文 | 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公布,新书新展新榜单请查收 2021-04-18
  • “应给他相当的评价”:黄般若后人捐赠作品入藏广州艺术博物院 2021-04-16

五一觅食攻略:舌尖上的漫游即将开启

  • 【美食&父爱②】父亲引入门,修行二十年只为一味靓鸡 2021-06-18
  • 【美食&父爱①】关志泉:童年耳濡目染,转几十载找回美食初心 2021-06-17
  • 为食猫手记|记取最美好的味道 2021-06-12
  • 客家地道美食,法餐方式登场 2021-05-27
  • 【母爱&美食⑧】忠于初心,致敬伟大母亲 2021-05-09
  • 【母爱&美食③】85后厨二代接棒家族生意,代代传承妈妈味道 2021-05-06
  • 【母爱&美食②】延续奶奶的手法,提升家常菜式仪式感 2021-05-05
  • 【母爱&美食①】幼时奠定美食基础,推荐妈祖面线让妈妈品尝 2021-05-05
金羊图库
  • 东京奥运村揭开神秘面纱 防疫措施随处可见
  • 萤火虫点亮福建漳州村庄夜晚美轮美奂
  • 北京三环麦田麦浪滚滚
  • 湖北宜昌:长江三峡水电站华灯初上 夜景绚丽
  • 月底通车!粤西新空港快速通道来了
  • 南昌:华南虎宝宝萌态可掬
  • 喜迎建党百年 主题花坛亮相长安街
  • 黄河刘家峡水库现“半江碧水半江浑”景观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三针”新冠疫苗即将开打! 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不同类型疫苗不能替换接种
2021-06-22 10:03:38
@汕头市民 汕头预计7月全面放开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
2021-06-22 11:23:29
下月起,深圳将全面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2021-06-22 11:23:29
周知!海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可在粤健通预约
2021-06-22 11:22:45
佛山有苗!佛山多个接种点准备应对下一轮接种高峰
2021-06-22 10:50:36
返回顶部
数字报
精彩推荐 滚动 新闻 广州 广东 中国 娱乐 健康 体育 IT 财富 汽车 房产 美食 图集 生活 食安 科技 教育 军事
学会四招,远离心脏性猝死
金羊网  作者:张华  2021-06-17
据悉,按病因猝死又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前者占据猝死比例的75%,其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阳 黄睿

图/视觉中国

在6月13日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丹麦国脚埃里克森在没有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晕厥,随后医生迅速进场为他进行了治疗。经过抢救,埃里克森幸运地恢复了意识,并被火速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煜阳表示,从现场的情况看,埃里克森这次晕厥很大可能是发生了心脏性猝死(SCD)。

什么是猝死和心脏性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如此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

据悉,按病因猝死又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前者占据猝死比例的75%,其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的自然死亡。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SCD的总人数约为54.4万/年。其中,有八成以上的人SCD都是发生在医院外。尽管急救系统和流程日趋完善,但由于SCD发生凶险,大部分的人仍无法及时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救治,加上大众的心肺复苏技能仍有待提高,国内医院外SCD复苏成功率仅有1%。

心脏性猝死在年轻人中也越来越常见

哪些人容易患上SCD?

以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SCD的高危人群。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陈煜阳指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关,比如饮食不规律、不平衡,睡眠严重不足等。

其次,中青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直处于快节奏的状态,无暇顾及健康,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有些人疲于应酬,造成肥胖和体重超标,一不小心就患上“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但又缺乏健康管理,为SCD的发生埋下隐患。

第三,中青年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状态,往往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

如何远离SCD?

SCD预防重于治疗,学会四招能远离SCD。

第一招:减少SCD的诱因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尤其是家族中有猝死患者时,一定要进行心脏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陈煜阳建议,35岁以上的中青年每年可进行健康体检,筛查SC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改变等。

对中青年人群而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纤维的杂粮,不宜吃太多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同时控制糖、盐摄入量。

第二招:重视SCD相关症状

大约一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或有疲劳感,典型症状是出现持续不缓解的心前区憋闷、压榨性疼痛或紧缩感,不明原因的喘气,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大汗淋漓等。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快拨打120,避免病情延误。

第三招:学会SCD急救

SCD一旦发生,几乎不可能自主逆转,在心脏骤停的4-6分钟是救助的黄金时间,应尽快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

正确的做法是:

1.不要移动和摇晃病人,立即让病人仰卧于硬地面上,同时请身边人拨打120;

2.在最短时间内触摸病人颈动脉,判断病人是否停止了心跳,如果没有心跳,应当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进行胸外按压;

4.人工呼吸:当进行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颌法,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时一手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再往患者口腔内吹气,最后松开口鼻,让患者胸廓自动弹回;

5.持续CPR:反复操作直至患者心跳呼吸恢复,若不恢复应每完成五组以30:2为比例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再判断患者是否心跳呼吸恢复,直至医疗专业人员到来;

6.如有条件及时进行自主电除颤(AED)后实施CPR。

第四招:SCD的病因治疗

由于大部分的SCD都与冠心病有关,一旦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尽早开通堵塞血管,这是降低SCD最重要的措施。目前各大胸痛中心均首选经皮导管介入(PCI,俗称“放支架”),另外,若来不及转运至有资质的PCI中心,可充分评估后予药物溶栓治疗。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
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
22:34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23:45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通电话
23:45
广州“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外地游客成消费主流
08:13
广东高速昨现5公里“长龙” 广惠高速4车相撞致2死6伤
08:13
“五一”假期全国2.3亿人次出游 超疫前同期水平
08:13
应急管理部:“五一”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08:13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08:53
5日广东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08:52
暴雨袭粤致5.2万用户停电 昨日16时已修复通电
08:13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