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虚易湿热?该祛湿还是该滋阴?一碗汤调理!
不少人在看中医养生相关文章时,总搞不清自己是什么体质,总觉得自己既“阳虚”又“阴虚”。
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表示,这是由于我们对身体的认识还不够准确,而无法正确判断。其实很多时候,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是可以共存,互为因果的。比如很多人会存在的“阴虚兼湿热”。
阴虚易生湿热?看似矛盾实可并存
“和气虚、阳虚一样,阴虚也是一种基础体质。”闫玉红解释,“形成这种体质的主要原因,多由于熬夜损伤体内阴液,或是情志不畅、化火伤阴,又或是平时吃过多辛辣、耗气的食物,比如辣椒、姜蒜等,也容易导致阴虚。”
阴虚的朋友往往表现出干、热、燥等虚热的情况。但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体依然可能会出现湿气重的表现。
“阴虚兼有湿热,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是可以并存,并且可能是互为因果。”闫玉红说,“比如有的人脾胃亏虚,生成的津液不足,导致了阴虚。又因为脾胃运化功能差,无法运化水湿,日久化热;
又或者是本身体内就有湿热,而湿热灼伤了津液,形成了阴虚的问题。甚至有时体内的湿气还不太重,未到湿热地步,但与本就阴虚偏热的体质一结合,就容易演变为湿热。这也是中医常说的‘阳虚易生寒湿,阴虚易生湿热’。”
阴虚兼湿热,该祛湿还是滋阴?
如果是阴虚兼有湿热的体质,日常调理应该祛湿还是该滋阴?
不少人担心,祛湿的药物容易伤津,加重阴虚;而滋阴的药物又比较滋腻,容易加重湿热。
闫玉红表示,其实阴虚兼有湿热,实际上是阴虚为本、湿热为标。想要调理这样的体质,首先要解决湿热的问题,再回头调理阴虚。
当然,用食药材搭配成食疗方,祛湿热的同时起到滋阴的效果,则更佳。
但要注意,一定要选择药性温和的食药材,以免滋阴太过或是祛湿太过,反而伤害体质。
教你一碗汤调理
石斛陈皮水鸭汤
材料:
陈皮5克、石斛10克、生姜三片、水鸭肉半只。
做法:
1、石斛提前浸泡,陈皮和生姜洗净备用;
2、将鸭肉洗净切块;
3、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煲4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
清热祛湿、养阴生津。
用法:
日常保健1周1次。心肺阴虚、脾胃湿热,最近睡眠不好、胃口不好的朋友可一周2~3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清清
通讯员 宋莉萍
图/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