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养生方 | 秋燥已来偷袭,喉咙痛、便秘就喝这款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内科(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江家赞提醒,目前正处于处暑时节,这个节气兼具暑湿和秋燥的特点,稍不注意容易影响人体胃肠道消化功能,人们应根据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自身情况,科学地调整饮食方式。
处暑至,除了饮食调护,起居作息、运动锻炼、情绪脾气等方面也要多加重视。保护胃肠,调整饮食,愿您安稳度过“多事之秋”!
今天他为读者推荐一款无花果大海茶,特别适合这个节气出现喉咙痛、便秘人群。
无花果胖大海茶
【材料】
无花果3枚、胖大海10克、蜂蜜适量。
【做法】
将无花果切碎,与胖大海一同用沸水冲泡,放至常温后加入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
润肺利咽,润肠通便。有助于缓解秋燥伤津,如口干咽燥、大便燥结等。
新秋时节
4个养生调护小妙招
1. 起居有常。《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意思是指进入秋天以来,阳气快速衰减,阴气逐渐增长,人应早睡早起,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影响人体。
顺应自然作息,早睡早起,减少熬夜,有助于贮存体内阳气,保障睡眠充足,人体才能更好地恢复精力、养阴培元。
2. 腹部按摩。平日里可适当按揉腹部,或坐或卧,以肚脐为中心,适当用力,缓慢推揉。腹部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另外,可适当按揉或艾灸足三里(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梁门(人体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三阴交(胫骨后缘内踝上3寸)等穴位,具有健脾祛湿、养阴润燥的效果。另外,按摩时应注意避免腹部着凉。
3. 适当运动。进入秋季,自然之气由“盛长”转向“闭藏”,人体阴精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变化收敛内养。
处暑期间,人体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可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耗损阴津,而是以周身微热而不出汗或微微出汗为好,例如户外散步、慢跑锻炼等。
4. 稳定情绪。
古人有“伤春悲秋”的说法,是指秋季草木凋零,自然界一片肃杀的景象,容易引起人们意志消沉或惆怅抑郁惆怅。
此时更应注意“静心养性”,保持情绪稳定。若情绪不稳定,事事过激,容易烦躁生火、灼伤阴津。平日里应注重收敛神气、安神定志,切忌情志大起大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辉
通讯员 王剑 叶美琪
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