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龙: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正走上“可治愈”之路|健康广东 非凡十年·广东医疗领军人物十人谈①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9-30 19:21
金羊网  作者:  2022-09-30
羊城晚报特别策划《健康广东 非凡十年·广东医疗领军人物十人谈》系列人物专访,对话广东医学界 10 位领军人物。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开栏语】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从2012年至2022年,这十年,广东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极不平凡。

砥砺奋进,这十年,广东坚持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高水平医院与国家级医学医疗中心;全省医疗卫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勇立潮头,十年来,广东全面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在健康广东硕果累累: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9.31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踔厉奋发,十年来,广东医疗健康界慎终如始:在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呼吸道疾病、肾病、肝病、中医、心脏病等防治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诊疗水平、疾病早筛预防均走在全国前列;创新了很多手术方式,成为全国医疗界的标杆;开展了高水平的循证医学研究,在国际指南中发出中国声音;将国际指南本土化并作出中国解读,成为行业圭臬;重视医工融合,建立了适合中国人群的疾病早筛模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东快速反应,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病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交出了疫情防控的“广东答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向全球分享了新冠肺炎研究和诊治的经验。

在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的奋斗进程中,广东医学界泰斗们矢志不渝,不遗余力,引领学科创新,他们是业界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学科前行的掌舵者。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羊城晚报特别策划《健康广东 非凡十年·广东医疗领军人物十人谈》系列人物专访,对话广东医学界 10 位领军人物,请他们讲述在各自的领域内的奋斗历程,讲述广东卫健系统为广东人民,为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健康贡献的广东智慧和广东力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未来,广东将继续一往无前、风雨无阻,在健康广东建设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张华 蒋铮)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执行统筹:蒋铮 张华 黄海昀

执行:张华 陈辉 林清清 汪芳 廖俊杰 林添杰 薛仁政 刘欣宇

指导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品: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


吴一龙: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正走上“可治愈”之路

点赞广东科研氛围和务实态度,源头创新是努力方向

【人物名片】

吴一龙

国际著名肿瘤学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

他是第一位获得IASLC(国际肺癌研究会)杰出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位担任世界肺癌大会主席的中国医生;2018-2021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每一天都在面对挑战,每一天都在克服困难。”采访中,吴一龙爽朗地对记者说,在医学领域,没有挑战和困难是不正常的。对一个疾病从无知、初知到深知的探索过程,是非常艰苦的。临床上,探索治疗路径和方案的不同阶段,也会面临不同挑战。尽管过程艰辛,但每战胜一个挑战,病人获益的曙光就会更多一些。

这是吴一龙一个普通的周一下午:结束了连轴转的好几个工作、学术会议后,下午5时多,他从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的会议室出来,快步走回自己办公室,开始接受本报的采访。办公室门外,素净的过道尽头挂着一幅书法:“攻坚克难抗肺癌,乘风破浪历廿载。”这幅疾行狂草,似乎也道出了吴一龙团队在肺癌领域攻坚克难的艰辛和坚定。

生命的美好,不仅在于长度,更在于厚度和质量。多年来,肺癌一直被视为“世界第一癌”的存在,直到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肺癌的发病率才降至第二位,但死亡率仍位居所有癌症之首。

如何能让更多肺癌患者活下来,还要活得有质量?在吴一龙教授的医学科研体系规划中,从提出将肺癌变成慢性病,到将肺癌变得可治愈,每一步都带给人们更多新生希望。

“我们提出的每一个目标,都是有依据的。”投身肺癌研究领域40多年来,吴一龙已经是我国肺癌临床研究领域的多个“第一人”。他把循证医学概念引入中国,建立了肺癌多学科诊疗的雏形;开启中国肺癌的靶向治疗,为中国人带来了自己的肺癌免疫治疗证据;带领团队开展了系列创新性临床研究,并创造多项改变国内外诊疗指南的成果,令中国的肺癌治疗和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的要求,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达到不低于46.6%的水平。“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吴一龙说。

“治愈”之光:从将肺癌变成慢性病到“可治愈”

羊城晚报:您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要让肺癌变成慢性病,现在是否已成为现实?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关键点推动了其实现?

吴一龙:如果说一开始我提出这个目标时,只是觉得“可能有办法”,那么如今,肺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关键性突破,让我们看到这个理念逐渐成为现实。比如在2018年,我牵头的中国第一个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应用到临床治疗上,这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35%;而在早中期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上,我们领先全世界,2017年提出了辅助靶向治疗,把二三期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58%。

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外科手术、围术期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精准放疗以及精准检测等方面,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往前走。可以说,把肺癌变成慢性病在今天已经不只是梦想,它终于落地了。

羊城晚报:现在您倡导要让肺癌变得可治愈,这又让很多人看到新的希望。要实现这个目标,广东的肺癌专家们未来有何需要努力攻克的方向?

吴一龙:我们一直在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广度,希望将更多人覆盖到被治愈的范畴。

我们知道,肺癌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1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95%,10年生存率也能达到80%以上。因此,要将肺癌变得可治愈,有两个重要问题要解决:一是定义危险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找出早期患者;二是定义可治愈人群,对中晚期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如何让手术后的患者不复发,也就是“可治愈”?全球医学界都在寻找某种可行的肺癌复发标志物,以供临床预判。广东省肺癌研究所今年5月刚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通过检测血液中的MRD(分子微小残留病灶),我们找到了潜在的“已治愈”人群。他们手术后不需要辅助治疗也不会复发,佐证了中期肺癌也能被治愈。而其他的有复发风险的人群,则应加强治疗。这部分治愈的数字能够提高多少?我相信在未来5年之内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数字,因为目前相关研究还在继续。

此外,如果经过治疗,让原先不可手术的三期病人变得符合手术标准,这些患者的生存几率将大大提高。这个令人感到振奋的研究,我们预计在今年年底会有结果公布。

攻关之道:要攻克的是疾病,但面对的是具体的人

羊城晚报:您在肺癌领域已经深耕了几十年,那么,在您看来,近十年来,广东在肺癌防治状况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或变化?

吴一龙:在最近的十年中,前半段我们集中大量精力在肺癌晚期上,因为晚期患者的比例大,生存率低,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到了后半段,我们把眼光瞄准了此前较为缺失的研究空白——中期病人。目前对于早、中、晚期病人,我们的研究都有覆盖,都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办法。

近十年来,我觉得有几个可称之为里程碑的标志性成果:

第一,癌症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从谈癌色变,到关口前置,我们得以更普遍地应用筛查手段。让更多病人在早期就被发现,这对提高治愈率有很大意义。

第二,我们在精准治疗的路上走得更好。比如靶向治疗,10年前我们只知道2个靶点可用,而今天我们已经找到了8个,还有两三个在候选,可能很快得以应用。这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在肺腺癌中,有70%我们已经找到了靶点,可以对这些患者使用靶向治疗,副作用低、有效率高,令他们实实在在获益。

第三个标志性成果是免疫治疗。尽管现在看起来,免疫治疗的有效率还未如我们所期盼的高,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确确实实能让一部分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彻底治愈。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相互融合、互相补充,能够带来很大获益。

第四,今天我们的肿瘤科医生的理念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医生在处理病人时,口不离两个字——“证据”。强调利用证据而非经验来治疗患者,就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循证医学。我觉得这是一个能真正促进提高总体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也让我觉得尤为可喜。

羊城晚报:面对“恶性肿瘤之首”,取得这些关键成果,攻关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曾面对什么困难?

吴一龙:对一个疾病从无知、初知到深知的探索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挑战。我们要攻克的是疾病,但面对的患者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例如当我们对一个疾病了解得更多,治疗药物和方法从无选择到有多种选择,如何做这道选择题?我们建立了一套评分系统,让病人更深度参与到治疗方案选择中,把治疗科学性、经济性与人文关怀融合。医学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温度。

未来可期:源头创新,要“拥有自己的东西”

羊城晚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您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多国际认可。您觉得广东医生、中国医生未来在世界健康的舞台上,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吴一龙:创新,拥有自己的东西,是最关键的。

临床医学要有长足发展,医生的素质当然很重要。我们必须要有循证医学的理念、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永不满足现状的态度。而医学科学要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否则会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经过这十年的发展,我认为,广东乃至中国医生的理念已经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唯一略显不足、需要继续努力的,就是创新。要真正做到源头的创新,我们做的还不够。若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完全能与世界上最前沿先进的国家齐头并进,甚至在某个方面领导着潮流往前走。

羊城晚报:如何促进医学科研创新,您有何建议?

吴一龙:我很喜欢广东的科研氛围和务实态度。这对创新很重要。在创新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世界潮流永远是国际化、科学共享的。我们要保持对前沿先锋课题的敏感性。

我们也需要给年轻人成长的土壤,为年轻人的科研创新创造更多机会。比如我们CTONG就有个英才计划,大力支持年轻人科研。在探讨课题可行性、科学性的同时,也提供了课题创新的思路以及科研素养的培养机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大咖金句】

我很喜欢广东的科研氛围和务实态度。做医学科研需要保持对前沿先锋课题的敏感性,我们要记住,创新、拥有自己的东西才最关键。  

——吴一龙

《羊城晚报》A3版相关报道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图、视频 |林添杰

海报 |蔡红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