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平: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保证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健康广东 非凡十年·广东医疗领军人物十人谈④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0-05 19:50
  作者:  2022-10-05
“作为医生,我必须在临床一线直面病症,了解患者需要怎样的治疗。”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人物名片】

汪建平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

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诊治40余年,在结直肠肿瘤、炎症性肠病及肛门良性疾病等方面有着极丰富的临床经验,是推动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我国结直肠癌、尤其是直肠癌患者的规范化诊治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国内率先提出结直肠癌合并不能切除的肝转移时实施分期肝移植的新观点,探索出结直肠癌合并广泛肝转移治疗的新方法。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带动学科的年轻医生熟练掌握了腔镜技术。尤其善于处理低位直肠癌保肛、保留性功能等高难度外科手术及其他结直肠外科疑难病例。

2016年,其团队历时20年完成的临床研究课题:完整的直肠癌保肛门功能、保性功能和保生育功能关键技术体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8岁的汪建平,常常被同事朋友们直呼“老汪”。他习惯于早上7点前就抵达医院,查房、看诊、手术。“作为医生,我必须在临床一线直面病症,了解患者需要怎样的治疗。”汪建平说。

汪建平为患者进行手术

近年来,广东在结直肠肛门外科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汪建平是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将治疗理念从“单兵作战”到多学科协作的转变。据统计,十年来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相关的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了约10%,位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广东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超过胃癌,成为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为了从病魔手里“抢命”,汪建平与中山六院医疗团队致力于结直肠癌防治方面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三“早”应成防治关键

羊城晚报:

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您觉得近十年来,广东地区胃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有何变化?

汪建平:

近十年来,在胃肠道相关疾病发病率方面,我们观察到广东地区胃癌的发病率在逐渐下降,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则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胃癌产生的常见原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和饮食习惯等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意识增强和饮食结构改善,胃癌的发病率得以下降。

与此同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步上升。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193万例,占总新发癌症病例的10%,其中中国的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55.5万例,位居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的第二位。广东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更快,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形势严峻。且近些年结直肠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45岁左右成为主要发病人群。

汪建平为患者诊断

我们常说结直肠癌是一种“富贵病”,因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正相关。据卫生部《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城市发病率是农村的近3倍。近十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一趋势,一方面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结直肠癌的防治与科普,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出广东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羊城晚报:

针对以上发展趋势,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汪建平:

目前在肠道肿瘤方面,我们使用各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并且仍在不断进行研究创新、引进新的疗法。但是要真正大幅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还是极具挑战,我认为可以通过关口前移,从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入手来改善现状。

结直肠癌早期治疗“性价比”很高——治疗费用较低,且有90%以上的治愈率。如果是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费用大约要十几万元,且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如果是I期结直肠癌,大约花费3-5万元就可以治愈,愈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保证。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当下,大部分的病人在发现结直肠癌的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肿瘤早期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未能引起注意,直到中晚期,病人才因大便带血、腹痛、体重减轻等较明显的症状求诊;二是社会各界对早期筛查缺乏有效的宣传,大家对结直肠癌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结直肠癌的窗口期很长,从腺瘤转变为肿瘤通常需要十年以上,只要每隔3-5年检测一次便可有效防治,性价比极高。因此,从百姓健康、社会获益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从社会角度进行筛查、科普,提高百姓的普查率,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接下来我们也会在这些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羊城晚报:

为了实现三“早”,广东及中山六院作了哪些努力?

汪建平:

广州市2015年已全面启动大肠癌防控项目,目前已有几十万居民参与筛查。项目中做了肠镜检查的居民,有一半以上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2016年,中山六院作为牵头单位,正式开启县级医院胃肠专科帮扶。近年来通过学术讲座、病例会诊、住院查房、大型义诊、手术演示等活动致力提升县级医院胃肠疾病诊疗服务能力,解决基层和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难问题,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目前,中山六院正在推广适用于我国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切实促进我国在结直肠肿瘤方面早诊早治。我们上市了一种检测试剂盒,可以通过检测粪便中病变细胞特有的基因甲基化状态,准确、便捷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结直肠癌。相比结肠镜检查,使用试剂盒流程大大简化,疼痛感为零,假如被广泛使用,在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期诊断方面将会有较大的突破。

所有医疗方案的制定,所有医疗行为都应以病人获益为原则

羊城晚报:

十年以来,广东在结直肠肛门外科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汪建平:

这些年来广东在相关疾病的治疗方面进步明显。

第一,从治疗效果来看,这十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得益于治疗理念的革新和多种治疗手段的应用,目前结直肠肛门外科相关的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了约10%,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第二,从治疗理念来讲,原先的治疗理念更多偏向于“单打独斗”,比如一个疾病主要靠外科医生治疗,那么他就更倾向于靠自己的手术刀“解决”这一疾病。近十年来,医护人员来在治疗理念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医生们更倾向于“团队作战”,通过MDT多学科讨论,多角度考虑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最适宜的治疗方案,这个是很大的进步。

汪建平正在查房

第三,化疗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大家都说化疗“一半人陪跑”,使用化疗治疗的病人仅有1/3能有效控制癌症,其他人收效甚微。近十年来,随着精准化疗应用,情况大大改观。比如在结直肠癌化疗方面,我们将它细分为四种亚型,有的亚型适合做手术、做化疗;有的不适合化疗,做化疗只有坏处;有的做化疗也无效;有的可使用某些免疫药物或靶向药物获得有效治疗。

经过对疾病精确分类、合理使用化疗,疗效相比十年前有了很大进步。

第四,从治疗方法上来讲,如今的治疗手段相比十年前更加丰富。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就颁发给了“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疗法”,使用这一治疗手段,有15%左右的结直肠癌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目前也在相关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这将极大丰富我们的抗癌“武器库”。

羊城晚报:

据了解,这些年来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相关手术的保肛(保留肛门功能)率从不足三成提升到八成左右,是怎么做到的?

汪建平:

这一进步一方面得益于我们对直肠癌认识的深入、治疗方法的丰富,另一方面也是我一直以来行医准则的体现——所有医疗方案的制定,所有医疗行为都应以病人获益为原则。

汪建平手绘手术示意图

我始终认为,尽管我们在选择直肠癌手术方案时,永远是生命第一的原则,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为病人考虑得更多、更远,要尽可能地保全他们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任何治疗方案的最高原则就是“让病人获益”。

比如说,我们提出了将直肠癌远切缘的安全距离由5cm缩短为2cm的新标准。对比采用这一标准,前后5年,同等疗效下,低位直肠癌保肛率由28.2%提高至79.4%。

一个团队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将精力聚焦在某一个专业认真耕耘才能够有所成就。在专业的地方去寻求一个突破点,以点带面,才能让整体发展地更好。比如说中山六院聚焦胃肠肛门专科疾病,逐年获得更多患者的认可,除了结直肠癌收治率全国第一,现在也是全国收治克罗恩病(笔者注: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反复发作,不易根治。)人数最多的医院。

羊城晚报:

作为一名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您有哪些感想?

汪建平:

我入党的时间是1975年1月9日,这个时间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入党要求非常严格,成为党员之后更是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我要比别人做得好”的想法,慢慢形成习惯以后就培养出了自律的品质,这一点在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让我获益良多。

从业以来,我始终认为为患者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靠着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将服务患者的事情做好,就无愧为一名党员。

【大咖金句】

尽管我们在选择手术方案时,永远是生命第一的原则,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为病人考虑得更多、更远,要尽可能地保全他们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汪建平

《羊城晚报》10月5日A2相关报道

系列报道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执行统筹|蒋铮 张华 黄海昀

指导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品|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图、视频|林添杰

海报|黄文倩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