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178万投票,2022大湾区健康科普大赛结果揭晓!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3-02 16:44
金羊网  作者:  2023-03-02
健康知识共普及,健康中国共建设!2023年3月1日,“第二届‘健识·大湾区’名家论坛暨2022大湾区健康科普大赛颁奖盛典...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梁喻 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

视频拍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石 曾育文 林添杰

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心怡 林添杰

健康知识共普及,健康中国共建设!2023年3月1日,由羊城晚报社、广东省新闻学会、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广州健康城市促进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承办、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届‘健识·大湾区’名家论坛暨2022大湾区健康科普大赛颁奖盛典”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潘正钦,全国名中医、南粤楷模、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欧奕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卫国,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院长卓业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邱伟等嘉宾出席;主办方领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杜传贵,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孙爱群、孙璇、胡泉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潘正钦在致辞中评价,这次大赛面向大湾区全体卫生健康工作者,体现了大湾区融合、创新、务实的特点,为打造健康湾区营造良好的共享共建氛围。他希望政府、医疗机构、媒体携起手来,不断建立健全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引导人民群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新闻媒体记录时代、笔写春秋,在健康科普方面责无旁贷。作为一张已有65年历史的民生大报,羊城晚报从未停止过对大健康领域的探索。”杜传贵介绍,羊城晚报是国内最早推出《健康周刊》的媒体之一。 2018年成立“岭南名医智库”,在名医智囊团的专业支持下,以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作品,在报、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传播。今年一开年,乘着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强劲东风,羊城晚报推出《高水平医院高质量发展》特刊,对话广东各大医院掌门人,为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忠德院长带领专家评审团,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出12个大类奖项。无论是评审专家还是参赛团队,都体现出‘大专家做科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杜传贵表示,此次大湾区健康科普大赛旨在打造一个权威、专业、利民的科普发声平台,是羊城晚报社为助力大湾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再尽一份力。

306件入围角逐十类奖项 ,收获178万投票

2022大湾区健康科普大赛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以“科普促健康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面向大湾区全体卫生健康工作者征集科普音频、视频、图片,希望激发健康科普爱好者的创造活力,助力公民健康素养提升。

自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大湾区89家医院、学校、卫生监督所、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职业病防治院、企业等踊跃参加。不到20天的时间,就收到377件作品。经过初审,306件优秀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网络投票阶段,306件科普作品共收获178万投票。

经过张忠德领衔的13人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分,以及网络投票,共有73件作品获得大奖,6家机构获优秀组织奖。



或直击热点或现身说法,作品更显张力

记者从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了解到,此次收到的投稿作品质量颇高,兼顾知识性与普及性,能有力改变和提升公众健康观。作品围绕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科普、妇女儿童青少年健康、老年人健康、癌症防治等主题展开,形式丰富,表达生动。

“本次科普大赛收集的科普作品均结合科普工作者工作范畴特点,选取民众感兴趣的内容,切点借助多种形式传播专业知识,能够达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的目的。尤其是借助直播、情景剧、小故事漫画的形式,更具青春张力。”评审团主席张忠德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药学部的作品《滚蛋吧,HP!》中,90后药师上线,用多名真人扮演的方式告知幽门螺旋菌的危害性及治疗方式,创意新颖又兼具极强的科普意味。

深圳市龙华区卫生监督所的《假如卫生监督员用直播带货的形式做科普》中,卫生监督员模仿直播一哥,直接给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带货,语言诙谐,代入感强,让人直呼“马上下单”。

本次活动也涌现了很多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作品。如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推出《本草纲目之康复医学版健身操》;广东省中医院携手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大医生走进小学生中,共同策划推出作品《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智慧》,通过节气中的养生智慧,使小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健康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自身健康管理能力。

此次活动参与面较广,除医生、药师、护士、技师外,不少在校学生也踊跃参加。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暨南大学等多家院校均有多件作品参评。在校学生的作品多以小见大,从喝咖啡、用牙线棒、窝沟封闭、食用绿色食品等生活中的常见小事入手,表达生动有趣,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科普传播的独特理解。

主办方表示,此次大赛优秀作品正通过羊城晚报岭南名医公众号陆续展示,希望通过此次征集活动,能引起全社会的共鸣,并激发创作热潮,提高大湾区健康科普的传播水平,丰富大湾区健康科普的内涵,让“健康湾区”更加深入人心。

德叔的健康科普“脱口秀”金句频出

被患者、街坊、网友亲切地称为“德叔”的张忠德,不仅是中医名家、抗疫英雄,还是位科普达人。作为大赛评审团主席的德叔在颁奖现场带来一场《生活中的中医智慧》主旨演讲。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我太忙了,没时间运动’。我们在香港(支援疫情防控时)这么辛苦,关在20平方米的房间里面不能出去,大家仍在坚持运动,在房间里面每天坚持走5到7公里,还有的跳绳,有的做俯卧撑,有的做下蹲,没有理由做不了运动。”德叔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大家,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时节,运动可以养阳,骨质疏松和阳气不足都可以通过运动改善。

德叔提醒,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运动不能太过。有人天天去跑马拉松,跑得大汗淋漓,结果四肢冰冷、睡不着觉,这是因为“气随汗泄”,汗把气也带走了,这时就要把气补回来,可以喝黄芪水、西洋参水、鸡汤,羊肉汤等。

他把深奥的中医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更重要的是干货满满,现场听众不停地举起手机拍照“取经”。“这是一场价值千金的养生课”,有听众收获良多。

肿瘤早筛早诊,他们一直在行动

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积极推动癌症精准防治,势在必行。“健识·大湾区”名家论坛是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推出的集分享、跨界、传播、融合于一体的交流平台。本次论坛以“聚焦早筛早诊,促进‘主动健康’”为主题,邀请多位业内大咖同席论道,探讨早筛早诊解决方案,助力大湾区健康发展。

如何做好肿瘤防控,提升新时期癌症群防群控新体系建设广东省将有哪些举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预防研究科主任/广东省癌症中心办公室主任曹素梅在她的主题分享《癌症防控广东行动》中介绍,针对目前严峻的恶性肿瘤流行形势,广东省癌症中心落实健康广东癌症防治专项行动,确定了以癌症筛查为重点的癌症防控行动原则。但需要改变以往只有少数地区和筛查点开展癌症筛查和防控工作的现状,以体系为支撑,集合全省各医疗机构的合力,建立健全全省四级癌症防治中心。广东省作为全国首个实现地市级癌症防治中心全覆盖的省份,癌症防治网络基本形成。

医院在肠癌的筛查预防上,可以做哪些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介绍,从结直肠腺瘤发展到早期结直肠癌需要10年时间,如果通过筛查在结直肠腺瘤阶段发现,就可以用内镜进行切除,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100%。在早期结直肠癌阶段发现,可通过微创切除,五年生存率超过90%,由此可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医生不应因为门诊病人多而骄傲,其实真正伟大的医生应该是你身边都没有人生病。”任东林说,作为一名肛肠外科医生,他在第一次做肠镜前也会很害怕,但做了第一次后就没那么害怕了,并坚持每两三年做一次肠镜,身体力行鼓励亲朋好友加入肠癌早筛的行列。

案例分享:肿瘤早筛早治,基层大有可为

解剖一只麻雀,可以解决一类问题。此次论坛还特邀两位嘉宾做案例分享,希望通过思想交融,让小案例给观众带来大启发。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雪珍在《基层癌症防控创新项目实践》中分享了基层如何用创新方法做好肿瘤防控。去年,石滩镇在7周内完成51个村/居初筛工作, 发现了361例早期肠癌和癌前病变。相比以往的方法,筛查效果显著提升,肠癌早诊率达到88.2%。后续肠镜肿瘤检出率74.9%。共节省医疗经济负担约6250万元,降低肠癌医保支出约3750万元,卫生经济学投入产出比1:16。

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康立明健康专项基金副主任赵瑾带来《科技赋能探索癌症早筛早诊新模式》的分享。他们设计有一个互联网全流程的信息技术平台。受检者如果想参加这个项目,在家里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报名,填报个人信息,寄送他的粪便样本,然后在手机上就可以查阅自己的报告。这个系统让居民参与的意愿度极大提高。此外,在后台也有一个动态实时的大数据系统,可以每天监控筛查的数据。


圆桌论坛:聚焦早筛早诊,进行观点碰撞

慢病防控是健康中国建设核心任务之一,随着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慢性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特别是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在圆桌论坛部分,来自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聚焦早筛早诊,促进“主动健康”》主题同席论道,进行思想的交融、观点的碰撞。

如何推动早筛早查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孙妍建议,加强肿瘤健康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健康宣教至关重要,早筛早诊的主力军应该是基层的医疗机构、工作在一线的三级医疗机构医务工作人员,同时也包括健康体检机构,要通过培训学习让大家掌握肿瘤防治的相关知识和肿瘤早筛早查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社会民众肿瘤健康相关知识水平的能力提升,通过健康宣教让普通老百姓了解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提升他们主动参与肿瘤早筛早查的积极性。

在各种肿瘤早筛早诊、规范化诊疗中,有无做得比较完善的案例或者样板?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邹鸿志分享,他一直从事肿瘤筛查诊断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转化,开发了粪便基因检测产品,并建立了一个创新型社区的肠癌筛查模式。受检者先做粪便DNA检测,初筛阳性的人再做肠镜,由于粪便DNA检测初筛阳性的准确率比较高,受检者做肠镜的依从性也就比较好,这样有助于肠癌的早期发现。这种模式已获得政府、医院、民众的广泛好评。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