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6小时下地!无管微创手术加速骨科康复 佛山市中医院推广成效显著,高龄患者受益多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5-07-30 18:05
金羊网  作者:  2025-07-30

“我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当天就可以坐起来、下地站立,第二天就可以下床开始练习走路了,很好很轻松。”7月25日,63岁的缪先生笑着向记者说。缪先生的快速康复,正是佛山市中医院关节外科大力推广“无管微创”手术技术的成果。

在该院,像缪先生这样的关节外科患者术中无气管插管不留置导尿管,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部分患者手术后3天即可出院。这样的高效康复路径如今已为常态。

无管微创技术引入骨科

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是医院的龙头科室,佛山市中医院杨匡洋副院长介绍,骨科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现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骨科中心,有16个亚专科,开放床位近千张。目前,医院拥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1个(骨伤科)。

“2012年,关节外科就开始建设无痛病房探索,逐步发展过渡到快速康复病房,2020年,医院的几名医生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何建行教授团队进修学习。何建行教授团队首创的无管微创技术,对我们启发很大。关节外科的医生就把无管微创手术的理念带回来,并进行了适宜化的改造,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2020年12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佛山市中医院关节外科加速康复区域示范中心’正式挂牌。”杨匡洋如是介绍了关节外科推行无管微创技术的初衷。

所谓“无管”手术,指在围手术期避免留置各种管路,如气管插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可以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并能加速患者的康复。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在全国部分医疗机构普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无管”核心:精准麻醉与高效协作

无管微创技术的核心在于“保留自主呼吸”,这对麻醉和手术技术提出了双重挑战。

佛山市中医院麻醉二科廖荣宗主任介绍,目前关节外科无管微创手术中,主要实施单侧腰麻复合外周神经阻滞。只在手术的那一侧进行麻醉,用药少,使腰麻更精准,不干扰呼吸,不仅能克服传统腰麻引起的下半身麻醉、对循环系统干扰大、及术后需要留置导尿管等缺点,使麻醉更安全;术后恢复快且镇痛效果好,更利于术后功能锻炼。杨广坤主任医师补充道:“现在我们用的腰麻针非常细,直径只有 0.5 毫米。以前我们进行麻醉的时候,用到的硬膜外针,直径是 1.8 毫米。相比之下,整个管径细小了很多,穿刺起来极大降低了对腰椎组织的损伤。患者感受也有很大的改善。

“因为麻药用量小、更精准,所以给骨科患者实行无管微创手术,要在2.5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佛山市中医院骨九科主任邹勇根表示,无管微创技术对医生的精细化操作要求更高,考验医生的全局把控能力。比如,要特别重视术前与相关内科、检验科、影像科的会诊与沟通。

同样,护理团队的角色也不可或缺。关节外科的护理流程得到优化:无管技术可减少预防患者管道脱落的操作,减轻护理难度,护士将工作重心转向心理辅导和早期活动指导。

“以前骨科患者传统手术后7~8天才出院,现在无管微创技术下,患者3~4天即可出院。有些恢复好的患者,2~3天就能达到出院标准。”佛山市中医院骨九科护士长马晓丹表示,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高龄患者的福音

邹勇根介绍,关节中心每年5000 多台手术,80% 都是采用无管微创手术。这尤其契合科室老年髋部骨折高发的特点。

“自从有单侧腰麻之后,我们给100零几岁的老人都做过这类手术。我有一个病人 90 多岁,两侧股骨颈骨折,先做一侧腰麻完成一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立即翻身再做另一侧腰麻完成另外一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病人的生命体征控制得非常好,术后也恢复得很快。”邹勇根介绍,无管微创手术对老年人非常友好,特别是高龄老人,因为麻醉用药少,对心肺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减少术后观察时间和住院时长,有利于老人康复。

廖荣宗则表示,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合并症又多的,优选无管微创手术。“仅麻醉费用一项,就比全麻降低1500元以上,整体上减轻了患者负担,优化了医疗资源。”

技术推广,惠及更多患者

站在技术普及的新起点,佛山市中医院正推动无管微创技术向更多学科延伸。“目前正在外科、妇科等推广,同时向其他分院、其他医院推行。”杨匡洋副院长介绍,医院麻醉科已举办33期专项培训班,为来自新疆、云南、贵州等地的700余名学员传授单侧腰麻及周围神经阻滞等核心技术,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致力于让这项能显著减轻痛苦、加速康复、降低费用的创新技术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文/王方

图/医院提供


编辑:聂俗琴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